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信息 » 光伏科技走入尋常農戶家

行業信息

光伏科技走入尋常農戶家

發布時間:2015-08-26

 

       日前,位于壽光市稻田鎮的1兆瓦蔬菜溫室大棚光伏發電項目正式投入應用。這片17個光伏發電蔬菜溫室大棚,占地180畝,由6800塊太陽能電池板組成,裝機容量為1兆瓦,年發電量可累計達160萬千瓦時,以380伏電壓等級并入國家電網。

       所謂光伏發電是利用半導體界面的光生伏特效應而將光能直接轉變為電能的一種技術。這種技術的關鍵元件是太陽能電池。太陽能電池經過串聯后進行封裝保護可形成大面積的太陽電池組件,再配合上功率控制器等部件就形成了光伏發電裝置。光伏發電產品主要用于三大方面:一是為無電場可提供電源;二是太陽能日用電子產品,如各類太陽能充電器、太陽能路燈和太陽能草地各種燈具等;三是并網發電,這在發達國家已經大面積推廣實施。

        專家指出,我國農業溫室大棚面積居世界第一,除小型拱棚等簡易設備外,日光溫室、塑料大棚面積超過200萬公頃,是寶貴的光伏發電資源。而且在一些蔬菜種植重點鄉鎮,農業大棚往往連接成片,具備分布式發電和并網的條件。

       壽光市作為聞名全國的蔬菜之鄉,有蔬菜大棚80萬畝。光伏發電溫室大棚不占用土地資源,種菜、發電兩不誤,發出的電除滿足大棚用電外,還可以通過電網輸送給周邊居民使用。據相關人員介紹,建一個1000平方米的光伏蔬菜大棚的成本是80萬元,溫室大棚頂上發電,里面種蔬菜,一年可以種3茬,比普通的溫室大棚多種1茬。傳統的蔬菜大棚在夏天高溫時棚內溫度可達50攝氏度以上,大部分蔬菜在夏天無法種植。光伏發電板本身折射率高,即使在酷熱的夏天,光伏蔬菜大棚內的溫度也只有35攝氏度左右,像西紅柿這類蔬菜可以繼續生長。光伏發電板還能阻止陽光紫外線對植物的破壞,減少病蟲害,有助于提高蔬菜品質和產量。此外普通的溫室大棚,冬季要用草簾蓋上覆膜保溫,光伏大棚不需要草簾和覆膜,節省了人力和物力。 傳統溫室大棚采用的是塑料薄膜,一年更換一次。破損的薄膜經常被刮得到處都是,很影響環境,而且每年都有刮到高壓電線上去的,清理這些塑料薄膜很費勁。光伏蔬菜大棚用的是鋼化玻璃結構,可使用25年,從環保和電力設施保護的角度看,光伏大棚還是很不錯的。到目前,山東已成為全國服務分布式光伏并網客戶種類最多的省,城市家庭、農村家庭、學校、工廠、商場、蔬菜大棚、養殖戶等紛紛試水,目前全省已受理142戶分布式光伏發電申請,總容量17.75萬千瓦,總發電量1087.92萬千瓦時。

       與傳統農業相比,光伏農業溫室大棚更加重視科技要素的投入,更加注重經營管理,更加注重勞動者素質的提高,作為一種新型的農業生產經營模式,在帶動區域農業科學技術推廣和應用的同時,通過實現農業科技化、農業產業化,將成為區域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的支柱型產業。因此,光伏溫室大棚不僅能夠有效利用太陽能資源,產出清潔綠色能源,還能實現高效種植,為綠色農業生產提供一條新的路徑。

亚洲精选高跟鞋在线成人